日前,位于大興自貿區的全市首個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供熱管理和運營平臺——安置房低碳能源數智運營平臺——已通過檢測并投入運營。該平臺通過智能化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大興機場噪聲區安置房全部范圍內實現低碳、高效的精細化供熱管理。根據測算,該平臺運營后,綜合
節能率可達30%,每季
碳排放量可減少12%以上。
“該平臺包含生產運行、數智運維、設備管理、應急調度、客服管理五大應用模塊,以數字化、可視化的方式實時監控能源站、換熱站、設備和供熱管網等運行狀態,達到節能降耗、高效供熱的管控目標?!毙潞匠枪鞠嚓P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操作人員可通過平臺監測到位于榆垡鎮和禮賢鎮的3個能源站、35個換熱站和所有供熱管網的運
行情況及22806戶、超203萬平方米的安置房供熱情況。不僅如此,該平臺可實現界面與實物一一對應,操作人員可以直觀了解整個供熱系統的運營狀態及設備相關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耙郧?,如果設備出了
問題,我們需要從資料庫中調取圖紙,再拿著圖紙去實地找設備進行維修。有了這個平臺,管網漏點或問題設備的位置和故障原因等會自動顯示在平臺上,只要點擊屏幕上的對應標志,就可以自動彈出維修圖紙及設備位置?!逼脚_操作人員介紹。同時,如果居民家供暖出現問題,通過平臺能夠追溯到每個維修人員的行動軌跡和上門次數,從而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貼心的供暖保障。
通過整合碳排放分析功能,該平臺能夠呈現區域內所有能源站的碳排放情況,有利于摸清碳家底,支撐自貿區制定合理的碳
減排策略。通過運行監控功能,操作人員可對能源站、換熱站、管網設施的供回水溫度、壓力、流量以及鍋爐運行狀態等進行監控,對異常狀態進行報警分析,并對各區域換熱站進行可視化對比分析,實時了解各地情況及數值。平臺還結合室外溫度變化曲線、氣候變化、供熱需求等數據信息,對區域熱負荷進行預測分析,實現對現場的實際供熱狀態和供熱策略的反饋和調整,從而制定相應的減排措施。
未來,隨著安置房三期、四期的陸續建成,大興自貿區還將進一步拓展平臺控制范圍,使其接入新區域的相應管控功能,實現整個安置房區域供熱系統的整體集中可視化管控,用科技助力
節能減排行動落實,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和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