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
市場已經啟動,
電力行業率先納入。而此時,電力體制改革已逐步深入,電力市場建設進入了新階段。已有的強制
減排政策措施如何與
碳市場互洽,在煤電全行業虧損情況下,如何在碳市場尋求發展空間是電力行業面臨的
問題。
對于電力行業來講,碳市場能有效促進企業靈活地采用不同減碳技術、結構調整和優化管理方法實現低成本減碳,電力行業經過多年發展,以強制性標準持續推進深度減碳已難以為繼,而通過碳市場建設激發技術減排卻成為可能。同時,碳市場形成的碳價格,有利于通過電力市場將低碳發展成本傳導至社會層面,促進全社會低碳發展。
電力行業要提前為參與碳市場做好應對準備。首先,電力企業做好
碳排放數據統計和核查等基礎性工作,要摸清家底,深入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況。其次,要著手研究企業
碳減排潛力及減排成本,明確實施減排的重點或優先領域。第三,電力企業要加大低碳技術研發力度,積極實施碳減排。最后,碳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市場,對電力企業經營管理產生一定影響,企業要提升
碳交易方面協同管理能力,包括戰略、管理、投資、建設和財務等多方面的協同配合。
近年來,我國電力市場建設穩步推進,電改的精神是希望電力行業更多從內部實現低碳,從外部購買
碳配額或許并非其最初的考量。對于煤電企業,可以考慮進行的減排項目有:技術減排,對設備進行
節能優化;管理減排,提高管理體系的運行效率;核算減排,對主要數據進行合理優化,調整;還可以考慮更多的電力行業減排路徑,水電、核電、風電、光伏會發揮越來越大的減排作用。
隨著碳市場的不斷推進,電力行業要做好自身的
碳管理體系建設,明確組織結構及各崗位職責,建立數據報送體系、排放核算體系、文檔保存體系,確保碳排放信息及時、準確,可以幫企業更準確的對接市場。
當然,碳市場應該也電力市場相互協調,需要考慮煤電企業的虧損問題,碳市場可以提供一個市場化去產能的機制,碳市場抵消機制的引入十分必要。發展、支持可再生能源,使其產生一些可抵消的碳配額,不失為一個好的方向。